五月的校園,陽光透過教學樓的玻璃窗,在機電專業教室里投下一片明亮,這是一場為機電學子量身定制的逐夢之旅。2025年5月8日,機電工程學院邀請多家企業入校宣講,為2023級的機電學生提供進入企業實習的平臺與機會。不僅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更讓學子們在校園中就能觸摸到行業脈搏,提前規劃職業藍圖。
一、精準對接:打通人才供需“最后一公里”
機電行業作為國家基礎性產業,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始終旺盛。企業入校宣講通過面對面交流,精準傳遞崗位需求:
1.崗位類型豐富:涵蓋機械設計、電氣控制、設備維護、自動化調試等多個細分領域。
2.能力要求明確:除專業技能外,企業更注重溝通協作、問題解決和創新思維。
3.發展通道清晰:優秀實習生畢業后可直接申請轉正,讓學生看到職業成長的可持續性。
二、雙向賦能:校園與職場的“零距離”銜接
(一)對學生:從“知識儲備”到“實戰演練”的跨越
1.了解行業生態:企業代表分享行業前沿技術(如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典型項目案例,讓學生跳出課本,感知真實工作場景。
2.實戰經驗干貨滿滿:通過面試、觀看實操演示等環節,學生可掌握簡歷制作、面試技巧及設備操作規范,縮短入職適應期。
3.就業信心提升:企業宣講會后,學生反饋:“了解到企業對新人有系統培訓,不再擔心‘畢業即失業’。”
(二)對企業:構建人才培養“蓄水池”
1.定向培養優勢:根據企業需求定制課程,實現“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
2.企業品牌滲透:通過宣講傳遞企業文化、工作環境和員工關懷(如住房補貼、職業培訓),吸引學生認同企業價值觀。
暮色漸濃,宣講會現場依然人頭攢動。不少學生當場提交了簡歷,期待著在企業提供的平臺上揮灑青春。對于機電學子而言,這不僅是一次實習機會,更是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當理論知識遇見真實的生產線,當青春理想融入“中國制造2025”的藍圖,屬于他們的職業故事,正從這里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