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業的大潮中,藝術類專業大學生作為畢業生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其就業具有專業性、時代性、廣泛性的特點。然而隨著高校的擴招、藝術類學生自身的特點、藝術類人才市場飽和等特點,地方院校藝術類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則尤為顯著。因此,各方需要抓緊時機積極行動,且需要全社會、政府、高校、家庭多方聯動、多措并舉。作為大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就業與擇業觀,從而實現地方院校藝術類畢業生高質量的就業。
(一)個人層面
1. 拒絕慢就業,樹立正確就業觀從個人層面而言,樹立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拒絕慢就業,是內在要求。并且,當前的市場人才供需失衡,當代大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經濟壓力較小,大學生大多存在對美好理想的向往與自身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藝術類大學生也不例外。面對這種現象,國家、社會、高校、教師、家庭均需要積極引導學生改變觀念,積極適應市場需要,選擇多種就業形式。近年來,國家積極鼓勵學生服兵役、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等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實現自我的價值,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心態。同時,大學生創業也是國家政府以及社會特別關注的課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 中指出: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支持在校大學生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業,并提出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系列政策措施。因此,作為大學生需要抓緊時機,及時了解就業動態,將就業價值觀與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樹立就業的理想預期,塑造良好的就業心態,同時加強自身心理素質等軟實力的培養。
2.提高就業能力,培養綜合素質首先,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核心是就業人格,因此要實時關注社會變化,提升環境適應能力、社交能力、溝通等能力。其次,需要具備良好的社會兼容度,培養自身獨立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最后,良好的職業形象才能更容易得到組織機構的認可,保持外在形象和表現與企業文化的一致性。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對于大學生的就業、創業至關重要。綜合素質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知識、心理健康和身體素質四個方面。思想道德素質,即較高的政治素質、事業心和責任感、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務實的作風;文化素質,即要有廣博的知識貯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心理健康與身體素質,即表達能力、社交能力、決斷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正確的自我意識、堅強的意志品質、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和諧相處的交往能力以及健康的體魄等。就業的本質,即是社會對求職者素質的認可,具備相關的素質是大學生能夠就業的重要條件。作為一名藝術類大學生,面對激烈的就業形勢,必須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質以及崗位適應力,以適應當前的就業壓力。專業素質的提升是藝術類大學生專業教育的核心,也是畢業生崗位勝任力的核心環節,藝術類大學生與其他大學生最大的不同是他們的藝術素質。因此,著力提升藝術的欣賞、表現、創造能力,就是藝術類大學生從低到高需要著力培養的藝術能力。
3.就業法律知識
畢業生需要了解必要的就業法律知識,以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一般主要通過簽訂就業協議、勞動合同等形式產生法律關系,因此畢業生需要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大學畢業生具有法律賦予的相關權利,因此要足夠的了解相關法律,以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二)家庭層面
畢業生就業不僅是學校與學生個人的事情,更需要家人的積極配合,家庭是孩子成長最大的后盾,家長也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家長對于職業態度、職業評價、職業決策以及就業行動,對孩子的職業行為都會深刻的影響孩子的職業選擇。作為當代大學生家長,基本受過一定的教育,同時對于當前的就業狀況、就業政策都有一定了解。因此,作為家長需要加強參與就業的自主意識,對孩子進行就業教育,對孩子的就業提供正向的引導。大學生家長就應當提升自身的就業教育能力,增強就業教育意識,及時掌握就業動態,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積極配合學校,形成家校聯動機制,達到社會、學校、家庭之間的共識才能真正提升就業教育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