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來慶青年群體實行“五免”保障措施
市級設立“青年驛站”,為來慶求職就業、自主創業的市內外各類高校、職業(技工)院校畢業5年內的畢業生(以下統稱青年群體),提供下列保障措施。
(一)免費住宿。享受免費住宿及用水、用電、用暖和上網保障,最長50天。(市人社局牽頭負責,市財政局等部門配合)
(二)免費體檢。享受一次免費體檢,標準比照企業一般入職體檢項目。(市人社局牽頭負責,市直機關工委、市財政局等部門配合)
(三)免費公交卡。享受有效期3個月的公交卡一張。(市人社局牽頭負責,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等部門配合)
(四)免費培訓指導。享受統一組織的技能培訓、職業指導和用工崗位推薦服務。(市人社局牽頭負責,市財政局等部門配合)
(五)免費意外傷害保險??擅赓M享受一份意外傷害保險。保險責任及時間按所贈送產品的保險條款及相關要求執行。(市人社局牽頭負責,市財政局等部門配合)
高新區、各縣(區)、經開區可參照設立“青年驛站”,為更多青年群體來慶就業創業提供保障性服務。
二、面向來慶各類人員給予“六補”激勵政策
(一)給予落戶補助。所有來慶人員均可在我市城鎮居住地或創業就業所在地落戶。16至45周歲新落戶人員享受每戶(集體戶按每人)500元的一次性落戶補助,每年補助名額10000戶。駐慶高校學生戶籍遷入大慶,可免費享受有效期6個月的公交卡一張。各級公安戶籍管理部門開辟專門通道提供服務。(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交通運輸局分別牽頭負責,市財政局、市教育局、各駐慶高校等單位配合)
(二)給予購房補貼。對在市區購買新建商品房的各類人員,按照個人實際繳納契稅額的80%給予補貼(購買時間以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時間為準)。對在2021年10月29日以后依法生育第二個、第三個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在市區購買首套或二套新建商品住房的,分別給予1萬元、1.5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上述兩項購房補貼政策以及《大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大慶市農民和人才購房優惠政策的實施意見》(慶政辦規〔2021〕11號)中相關政策均不重復享受,購房補貼申報期限為1年,以購房人取得契稅完稅憑證時間起計算。(市住建局牽頭負責,市財政局、市衛健委等部門配合)
(三)給予租房補貼。在市區城鎮落戶并租賃住房(取得租賃登記備案證)的青年群體,每月享受300元租房補貼,最長6個月。每年補貼名額2000個。租房補貼可按月申請發放,享受補貼期間,申請人與上一房主解除租賃關系與下一房主建立租賃關系超過3個月的,不再享受租房補貼。租房補貼與生活補貼政策不重復享受。申請租房補貼、生活補貼的青年群體需在申報年度前5年內,未與我市企業簽訂過勞動合同、未在我市創辦企業(含從事個體經營)、未由用人單位繳納過社會保險費且未申報過一次性安家費。(市人社局牽頭負責,市住建局、市財政局等部門配合)
(四)給予生活補貼。與市區企業簽訂不少于1年勞動合同并按規定在聘用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青年群體中統招博士、碩士、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取得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每月分別享受1500元、1000元、500元的生活補貼,最長6個月。統招全日制大專、中專、技校畢業生按照本科畢業生標準補貼。每年補貼名額1000個。由用人單位統一申請補貼資金后發放給個人。生活補貼可按月申請發放,申請人與上一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與下一單位建立勞動關系超過3個月的,不再享受生活補貼。
與市區企業簽訂不少于3年勞動合同并按規定在聘用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和個人所得稅或在市區創辦企業的統招博士研究生(取得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在企業工作或所創辦的企業正常經營超過1年的,給予其一次性安家費15萬元。(市人社局牽頭負責,市財政局等部門配合)
(五)給予交通補助。受市人社局邀請,由省內外高校組織來慶求職的應屆畢業生,省內享受最高每人200元、省外享受最高每人500元的一次性交通補助。每年補助名額1000個。(市人社局牽頭負責,市人才工作中心、市財政局等部門配合)
(六)給予實習補貼。對接收高校學生開展實習實踐活動不少于10天的企業(社會組織),按照每人500元標準,給予企業(社會組織)實習補貼。每年補貼名額1000個。申請補貼的企業(社會組織)開展實習實踐活動前向人社部門報備。(市人社局牽頭負責,市財政局等部門配合)
以上限定名額的補貼(補助)政策,以提交完整申請材料的先后順序為準。
三、面向來慶就業創業人員提供“七優”便利服務
(一)提供優質的人力資源服務。向所有來慶人員開放“大慶就業碼”平臺,享受“找工作、享政策、學技能、維權益”掌上服務,一碼在手,就業不愁。(市人社局牽頭負責,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等部門配合)
(二)提供優良的職業培訓服務。所有符合條件的來慶人員,可自愿選擇市內享受政府補貼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參加免費培訓。支持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按規定自主開展技能評價,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市人社局牽頭負責,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總工會、市婦聯等部門配合)
(三)提供優選的基層崗位招聘服務。全市社區工作者、網格員等基層崗位空缺時,主要面向高校畢業生公開招聘。在城鄉社區崗位見習期滿的高校畢業生,報考社區工作者、網格員等基層崗位,同等條件優先錄用。(市民政局、市綜治中心牽頭負責,市人社局等部門配合)
(四)提供優越的人才引進政策服務。加大對師范類優秀畢業生人才引進力度。在此基礎上,對省內本科師范高校、省內其他本科高校師范類專業統招應屆本科及以上學歷,在本專業綜合評價排名前20%的畢業生;對駐慶師范類高校師范類專業統招應屆本科及以上學歷,在本專業綜合評價排名前30%的畢業生,用人單位報經人才工作主管部門批準的,可采取能力測評方式引進。引進涉農、涉醫類畢業生,可參照執行。(市教育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健委牽頭負責,市人才工作中心、市人社局等部門配合)
(五)提供優待的入學轉學服務。所有在慶創業就業人員的適齡子女,在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均可在慶入學,由所在轄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置。人才子女入學,根據人才等級分級給予優待。高端人才子女入幼兒園、義務教育學校,屬于起始年級的,尊重其意愿安排入學。屬于非起始年級轉學的,根據被申請學校(幼兒園)學位余額情況,由所在轄區教育主管部門就近就便從優安置就讀。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按照《黑龍江省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實施辦法(試行)》(黑組通字〔2022〕26號)的有關規定執行。屬于高中轉學的,由教育主管部門按原就讀學校類別和學業水平,優先安排到相應高中就讀。(市教育局牽頭負責,市人才工作中心、市公安局等部門配合)
(六)提供優厚的就醫就診服務。符合《新時代龍江人才振興60條》規定,在慶工作的E類以上人才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可享受就醫綠色通道、一對一診療等服務;B類及以上人才服務范圍可擴大到第三代子女,對本人提供專屬服務。(市衛健委牽頭負責,市人才工作中心等部門配合)
(七)提供優享的醫療保險辦理服務。市外已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員來慶落戶的,可根據本人意愿,通過網上辦事大廳給予醫保“免申即遷”服務。(市醫保局牽頭負責)
四、相關事宜
(一)“落戶”“簽訂勞動合同”“創辦企業”“租賃住房”“購買新建商品房”等活動的時間,需在本政策措施發布之后。“畢業5年內”是指畢業時間按年度計算,申報年度前5年內畢業的均屬于畢業5年內。大慶市戶籍畢業生回慶就業創業享受同等待遇。
(二)除以上政策措施外,符合條件的個人和企業可同時享受國家和省相關的社會保險補貼、一次性擴崗補助、一次性創業補貼和一次性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等系列現行政策。
本政策措施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并依據政策實施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完善。高新區管委會、各縣(區)政府、經開區管委會可結合實際,依法定職權加大支持力度?!洞髴c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大慶市擁抱新市民“五免”“六補”“七優”政策措施的通知》(慶政辦規〔2022〕9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