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就業壓力的加大,就業難成為當下大學生人生發展的現象。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就需要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以此來實現更好地就業。
1、改變“眼高手低”的想法,正確定位自己。
大學生在求職擇業的過程中應當面對現實,根據市場實際情況更新觀念,轉換思路,不應過分關注工資水平及地理位置。賺錢是一種結果,它永遠不會成為我們的目的。很多大學生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或者說找到的工作比較低級,覺得社會騙了他,書本騙了他,也許中國的人際關系很是復雜,就業條件也存在不公平,但是我們如果整天抱怨也沒用,既然別人能成功,我們也相信自己能成功,人生最美麗的舞蹈,就是帶著鐐銬以后跳出來的舞蹈。
要敢于從低層做起,從小事做起。對于大學生來說,更重要的不是眼前的就業機會,而是未來的發展空間,要知道,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要沮喪,要甘于做影帝影后,今天干什么,并不意味著一輩子都干這個,今天也許我們做的都是一些瑣碎的事情,但其實我們真正做的,是一個態度的問題。
2、不片面追求專業對口,一專多能。
現在很多的崗位并不一味強調專業的對口,大學生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思維方式,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要一專多能,出門在外,多帶幾把刀子,這把沒用了可以用那把。
3、既重視理論知識,也重視實踐經驗。
當你去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問你,你有沒有這方面的工作經驗,你說沒有,那有可能就不好意思,只能拜拜了。所以,不管是在校期間或寒暑假的時候,不要顧著玩,可以去找實習的工作,即使學不到什么東西,只要學到了吃苦的精神,做到這樣,也就比別人前進一步了。
4、樹立正確的觀念,自力更生。
國家有很多政策鼓勵大學生到城鄉基層、到比較艱苦的地區去,尤其是農村基層就業,因為那里需要我們,也能展現自己的價值。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要顧什么面子,不管什么工作,我們都得先下手為強,先要個飯碗再說,“有錢沒錢,都得回家過年的嘛”,先就業再擇業,最后再將其看做自己的事業,而不至于失業。
在求職過程中,不要管別人說什么,別人怎么說,那是沒辦法的事,腦是他的,嘴也是他的,我們控制不了,我們自己要明白,我們要去哪里,我能對這個社會創造什么樣的價值。我們要把眼光放長遠,別人在做今天,你要看明天,別人做明天,你要看后天。
生命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忍辱負重的能力,不管我們是什么年齡,我們都會遇到一時氣不過的事情,這個世界,讓我們氣不過的東西太多了,只有當你氣得過的時候,這個世界才會在你面前展開最光輝的一面,只有忍辱負重,我們才能發展,只有忍辱負重,我們才能為自己爭取時間、爭取空間、爭取未來,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你有理想,有目標。有了目標之后,把自己想要實現這個目標的堅定信念內化,變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來對待。當你畢業的時候,不要再去依靠我們的父母,他們也有累的時候。即使你們家很富有,或者很有權力,但是要明白一點,大樹底下長不出大樹的。
5、就業難不等于創業難。
就業難,我們就選擇創業,但是要明白一點的是,創業是一個更嚴肅的話題。一畢業 就創業,這個風險也很大。跟老板怎么打交道都不會,往后你怎么去管理你的員工呢?先把基礎工作做好,再去創業。但是,有時候,也不能看到一個事情不錯就去做了,這樣十有八九是失敗的,不要把創業當作就業的替代品,更不能是我們自己浪漫的沖動。
6、調整心態,正視成敗。
從成功方面講,大學生在走出學校,面對社會挑戰的時候,如果自己都不給自己一個肯定的話,那別人怎么肯定你?在面對第一次就業的時候,不要去想成敗與否,只要拼命去做了,努力去做了,只顧耕耘,不要去想收獲。凡是一下子想要把一件事情干成的人,即使成功了,也沒有基礎。從反面來講,失敗在這里是個褒義詞,當我們生命里有一些限制的時候,其實正是考驗我們的智慧和才能、耐力和堅持力的時候。遇到巨大的困難、競爭不要怕,因為大象是很難踩死螞蟻的,只要躲得好,加上自己的策略,你就一定能活過去。只流淚是沒用的,沒有人會可憐我們,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往前走。要把痛苦當作快樂去欣賞去體會,成功與失敗在一定意義上是等同的。
其實人生就好比登山一樣,你上去了,但總有一天,也必須下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也不可能永遠都成功。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四五年,就足夠了。偉大是熬出來的,成功是被打出來的,就是因為這樣,才使我們抗擊打的能力越來越強。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把自己當人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完了留下的話就讓別人去說吧,早晚有一天,當你把事情做成功以后,他們會把你說的壞話都變成好話。但,一定要和你的朋友團結在一起,才能真正把事情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