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西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2016年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
2016-08-26 點擊次數:12982
上半年,全市完成城鎮新就業21675人、城鎮新增就業19901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0163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531人,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56070、59070、72070和85%,分別在機關事業單位及公有制企業就業369人、非公有制企業就業1188人、從事個體經營就業3450人和靈活就業16668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216.5萬元,完成年度任務的30.4070;新注冊創業主體8388個,完成年度任務的84%。
下半年,在就業指標上,全市還需完成城鎮新就業17325人、城鎮新增就業14099人、失業人員再就業7837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469人;在創業指標上,全市還需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783.5萬元、新注冊創業主體1612個。
二、責任分工
(一)崗位擴源。針對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總量矛盾,圍繞拓寬崗位開發渠道,擴大視野,精準施策,擴源崗位,新開發崗位17325個。
1.重點產業“選崗’’吸納一批。深入我市在建的110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重點產業項目開展用工調研,針對產業項目和重點企業實際需求,計劃征集大約1500個用工崗位,并制定用工臺賬。
牽頭部門:市發改委;
配合部門:市工信委、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縣(市)區政府。
2.中小企業“尋崗”對接一批。深入市域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加強一般勞動力崗位收集和對接,計劃開發大約5000個崗位,為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等重點就業群體實現“尋崗”就業。
牽頭部門:縣(市)、區政府;
配合部門:市人社局、市農委、市小微企業商會。
3.靈活就業“拓崗’’安置一批。深入街道、社區、勞動保障站所,建立健全靈活就業信息收集和發布機制,鼓勵勞動者以非全日制、季節工、小時工等多種靈活方式計劃開拓大約8000個崗位,促進靈活就業人員實現“拓崗’’就業。
牽頭部門:市人社局;
配合部門:市財政局、縣(市)區政府。
4.公益事業“買崗”保障一批。圍繞全市文明城市創建、基礎設施改造、美麗鄉村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調查了解基層市政管理和公共環境與設施管理維護類公益性崗位需求,通過計劃開發大約225個公益性崗位用于托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買崗”就業。
牽頭部門:市人社局;
配合部門:市財政局、市環保局、市農委、縣(市)區政府及公益性崗位開發相關單位。
5.機關事業“考崗”錄用一批。深入機關事業單位了解空編人員需求,通過征集招錄需求、制定招錄計劃、公開組織 考試方式,為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實現“考崗”就業。機關事業單位計劃考錄大約600人(含今年考錄的435名公務員)。
牽頭部門: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
配合部門:市編辦。
6.全民創業“創崗”帶動一批。通過強有力的創業支持政策,引導市民針對電子商務、同城配送、旅游家政等領域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大約2000個崗位,拓寬崗位渠道,增加崗位來源。
牽頭部門:市商務局、市人社局:
配合部門:市工商局、縣(市)區政府。
(二)技能培訓。針對我市就業的結構性矛盾,以實現市場需求和從業人員技能相匹配為目標,組織精準培訓提升就業,下半年計劃培訓2500人。
1.培訓“實用人”。圍繞“管用、實用”抓培訓,推行市場引導、職業培訓、就業創業“育管用”工作模式,把市場需求作為培訓方向,依托黑龍江工業學院、黑龍江技師學院等培訓機構,通過實
行定向、定崗、定位式培訓,促進無業人員由普通體力勞動者轉變成技術工人、由技術工人轉變成技能人才、由技能人才轉變成創業者,努力實現勞動力有效供給。計劃培訓大約20個專業2000人。
牽頭部門:市人社局;
配合部門:黑龍江工業學院、黑龍江技師學院、縣(市)區政府
2.培養“大工匠”。重點支持黑龍江工業學院、黑龍江技師學院加強石墨專業人才培育培訓基地建設,通過校企合作加強石墨技術“大工匠”培養,形成儲備一批、成熟一批的石墨人才格局。計劃培養大約200人。
牽頭部門:市人社局;
配合部門:市發改委、市工信委、市科技局、黑龍江工業學院、黑龍江技師學院、縣(市)區政府。
3.留住“高材生”。前移培訓關口,深入大學和社區與大學生、高校畢業生面對面接觸,結合個人需求和我市實際,科學設置培訓課程,促進大學生留在本地就業創業。計劃留住大學生大約300人。
牽頭部門:市人社局;
配合部門:黑龍江工業學院、黑龍江技師學院、縣(市)區政府。
(三)創業示范。把精準脫貧與扶持創業有機結合,重點扶持“三類群體’’創業,并通過典型示范引領更多人投身創業進而帶動就業,新注冊創業主體目標1612個。
1.實施大學生“歸巢創業”計劃。針對大學生群體,結合大學生節日返鄉契機,根據大學生實名制登記名單,逐一對大學生進行家訪,了解創業意愿,鼓勵返鄉創業。依托我市“校政企”聯合體,對域內和返鄉創業大學生提供孵化:培訓、創業貸款等政策扶持和后續跟蹤服務,力爭吸引大約100名大學生返鄉創業。
牽頭部門:市人社局;
配合部門:黑龍江工業學院、黑龍江技師學院、市財政局、市小微企業商會、縣(市)區政府。
2.實施農民工“留鄉創業”計劃。針對農民工群體,成立創業需求調研組,深入市里確定的15個貧困村,對村民具體需求進行逐戶走訪。對有意創業的村民,利用農閑時節在村內就地就近開展創業培訓,提升村民創業能力。對參加創業培訓的村民進行后續跟蹤,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項目、貸款等扶持,幫助貧困村民通過創業實現脫貧。
牽頭部門:市人社局;
配合部門:市農委、市財政局等全民創業聯盟相關成員單位。
3.實施龍煤分流人員“轉崗創業”計劃。針對龍煤雞西公司分流人員,對有意創業者,按規定提供資金、培訓、孵化等政策扶持,并免費提供創業政策對接、創業成果展示、人才智力服務等“一站式”服務,引領他們在商貿、旅游、電商、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領域進行創業脫貧嘗試,通過典型示范帶動,營造通過創業實現脫貧、通過創業帶動就業的良好氛圍。同時,積極與龍煤雞西公司溝通協調,將未正常上崗工作的31名分流人員妥善處理。
牽頭部門:龍煤雞西公司、市人社局;
配合部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旅游局、市農委、縣(市)區政府等全民創業聯盟相關成員單位,雞西龍安人力資源服務公司。
4.實施龍煤第二批分流人員安置計劃。按照省政府關于做好龍煤集團第二批分流人員安置的要求和部署,依托域內重點產業項目、民營企業和農業開發項目,開發7530個崗位,優先用于接收安置龍煤雞西公司第二批分流人員。同時,根據省政府即將出臺的龍煤集團第二批分流人員安置意見,切實做好第二批分流人員接收、安置和服務工作。
牽頭部門:龍煤雞西公司、市人社局;
配合部門:市發改委、市工信委、市工商聯、市財政局、縣(市)區政府等全民創業聯盟相關成員單位,雞西龍安人力資源服務公司。
(四)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創業擔保貸款和稅費減免等創業扶持政策,為創業者提供創業融資扶持并從稅費上為創業者減輕負擔。同時,健全完善我市建立的11個創業孵化基地,遴選科技含量高、帶動就業好的創業項目入駐孵化基地,兩年內免費使用,促進創業者成功創業。
牽頭部門:市財政局、市地稅局、縣(市)區政府;
配合部門:市人社局。
(五)證照辦理。放寬準入領域,凡是法律上未明確禁止的行業和經營項目,依法予以登記。對于高校畢業生、復員退伍轉業軍人、城鎮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農民工、殘疾人開辦企業,申請個體工商戶登記的,免收工商行政管理注冊登記費用,降低創業主體的創業成本。實施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改認繳和先照后證工商登記改革,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堅持一審一核制,減少審批環節,縮短辦照時間,提高辦事效率。
牽頭部門:市工商局;
配合部門:市質監局、市地稅局、市社保局。
(六)營造氛圍。充分利用我市主流媒體和新興媒體,大力宣傳我市就業創業有關政策、適時發布用工崗位需求,做到不挑不揀24小時實現就業。同時,挖掘和選樹就業創業典型,利用媒體進行廣泛宣傳,通過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影響和感召擇業者和創業者實現順利就業和成功創業。
牽頭部門:市委宣傳部;
配合部門:市人社局、市新聞傳媒集團。
(七)資金保障。充分發揮就業專項資金保障作用,抓好資金對上爭取工作。在加大我市社保補貼、公益性崗位、職業培訓和基層服務平臺建設等資金對上爭取的同時,以石墨技能人才培養和龍煤分流人員公司化管理兩個項目為重點,積極利用項目爭取省人社廳對我市資金的支持。
牽頭部門:市人社局;
配合部門:黑龍江技師學院、市財政局、縣(市)區政府、雞西龍安入力資源服務公司。
三、工作要求
(一)要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縣(市)區政府、市直有關單位要認真對任務分解中確定的每項工作任務,明確各自工作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