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3地開拓400+優質崗位!哈爾濱華德學院跑出產教融合“加速度”
2025-07-30 點擊次數:684
為深植產教融合沃土,暢通人才供需橋梁,7月21-25日,哈爾濱華德學院校長李長威、校長助理魏可霏一行8人,跨越大連、天津、威海3座產業重鎮,開拓400余個優質就業崗位,覆蓋機械制造、船舶工程、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海洋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精準對接區域發展需求,為畢業生開拓高質量就業新藍海。
此次訪企拓崗行動是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實踐。在“六共同一實踐”政校企協同育人模式的引領下,學校主動打破傳統就業工作邊界,創新性實施“反向人才推介”機制,將“等企業上門”轉變為“送人才上門”。通過2場區域性人才推介會、18家行業領軍企業深度對接,學校開拓了400余個優質就業崗位,與天津經開區人社局、威海經開區科技創新局建立了常態化對接機制,構建起覆蓋環渤海經濟圈的就業網絡,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搭建了更廣闊的舞臺。

學校與天津經開區共建“哈爾濱華德學院實習就業基地”、與威海經開區共建“哈爾濱華德學院實習就業基地”。
在大連,學校與船舶制造龍頭企業大連船舶集團就共建實習基地、開展訂單式培養達成共識,共探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領域協同育人新路徑;與大連中軟國際深化信息技術領域合作,共商企業導師進校園、實習就業直通車等計劃,提升人才與產業契合度。在天津,學校與經開區人社局共建“哈爾濱華德學院實習就業基地”;與邁訊科智能、博邁科海洋工程、易鼎豐動力、航天長征裝備等名企面對面,打造政校企三方聯動的“人才共育生態圈”。在威海,學校在威海經開區科技創新局組織下,面向威海市經開區貝卡爾特、泓淋電力、中戰大數據及智慧谷產業園內多家企業精準推介人才,實現“產業需求”與“專業供給”的無縫銜接。這種“一地一策”的精準對接模式,充分彰顯了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責任擔當。

本次訪企拓崗行動,李長威一行深入大連船舶集團、大連中軟集團、天津博邁科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糧可口可樂飲料(天津)有限公司、深之藍海洋設備科技有限公司、威海市泓淋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貝卡爾特(山東)鋼簾線有限公司等行業標桿企業的生產研發一線,通過實地考察、座談交流等形式,全面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為學校專業建設提供了精準方向,促成了多個校企合作項目落地。

此次“5天3地18企”的高強度拓崗行動,是哈爾濱華德學院踐行“高質量就業立校”戰略的生動縮影。近年來,哈爾濱華德學院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將人才培養模式從“供給導向”向“需求導向”深度轉變,將就業服務從“被動響應”升級為“主動賦能”,將校企合作維度從“單一就業”拓展到“全鏈條育人”。學校以10大產業學院為依托,以20余個校企訂單班為抓手,以百余家深度合作企業為就業輸送通道,已陸續為國家和社會累積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就業人才逾5萬人。2025屆畢業生平均每3名學生就有一名入職500強企業等高質量就業。
未來,哈爾濱華德學院將繼續以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為己任,持續完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努力打造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地、產教融合創新的陣地、服務產業升級的基地,為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貢獻“華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