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優秀選手風采展示 ———唐澤
2025-07-01 點擊次數:3253
唐澤,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作物生產與經營管理專業,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就業賽道職教組銅獎。
職業目標是:花卉栽培技術員
風采展示
生涯故事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古人對牡丹芍藥的盛贊,在今日依然回響。當我立志讓中原牡丹在寒地綻放、讓中國牡丹新品種走向世界時,這條充滿挑戰的路便已在腳下鋪展。
一、與花結緣:從好奇到深耕
自小癡迷花草栽培的我,2018年春在公園偶遇一株幸存的牡丹——它開花碩大、色艷香濃,卻因黑龍江嚴寒只剩獨苗。門衛大爺的一句“去年種了十多棵都凍死了”,點燃了我的探索欲。半年自學牡丹種植技術后,我用母親支持的一畝地和資金引種1000株牡丹,卻在首個冬天因未做防護全部凍死。父母的鼓勵讓我明白:“萬事開頭難,細心鉆研才是根本。”
二、破局之路:從失敗到創新
2019年,我從文獻中發現關鍵,中原牡丹不耐黑龍江嚴寒,而同科的芍藥卻極耐寒。一個大膽的想法誕生了:用芍藥根作砧木嫁接牡丹!2020年春天,嫁接的牡丹全部成活,不僅證實了寒地種植的可能,更讓我看到通過牡丹產業帶動鄉村旅游的希望。
同年,一則行業數據刺痛了我:我國進口牡丹芍藥品種占比達三分之二,因色系單一、新品匱乏。“國花新品,當出自國人之手!” 我開始收集18種野生牡丹芍藥種質資源,歷經5年、38組2000余次雜交實驗,終于培育出37個新品種。其中橙紅色系“金羽翼”獲品種登記保護并載入《中國牡丹品種圖譜》,在世界賽花中斬獲二等獎;我也成為中國花卉協會牡丹芍藥分會最年輕會員,獲“最佳研發獎”。
三、技術攻堅:從傳統到突破
在培育新品種的同時,我攻克了多色牡丹樹嫁接難題。傳統硬枝高枝嫁接雖當年開花,卻因嫁接口未愈合導致接穗退化。我改用春季嫩枝嫁接與芽接,雖需等待一年,卻實現一株牡丹綻放九大色系且永不退化——“花亦如此,人亦如此,慢即是快。”
進入大學后,我專業成績始終保持專業第一,掌握智慧植保技術并考取多項職業資格證書。針對國內牡丹組培成功率不足千分之一的難題,我請教專家、改良方案,通過精準配比激素與環境馴化,使100個外植體成活89個,實現行業重大突破。
四、逐夢前行:從校園到花海
2024年,憑借突出的實踐技能,我進入黑龍江“北國花都寒地花卉種植基地”實習,因栽培技術優異被正式錄用。如今仰望絢爛花海,我仍記得那個在寒地種下第一株牡丹的少年——讓寒地盛開牡丹,讓中國牡丹品種綻放世界,這顆種子早已在汗水與堅持中,長成了破土而出的希望。
生涯寄語
人生如一場漫長的旅程,想要順利抵達理想彼岸,離不開清晰的“地圖”指引。古往今來,無數航海家正是憑借堅韌毅力與精確地圖,才完成了漫長而艱難的遠航。曾經的我,在職業生涯規劃的海洋中迷茫徘徊,如同失去方向的旅人,不知何去何從。
而多次職業生涯規劃講座,為我點亮了前行的燈塔,實現了心智模式的徹底轉變。它讓我明白,大學生不僅要樹立遠大目標,更要找準正確方向。正如智者主動創造機會,強者牢牢把握機會,弱者只能被動等待機會。有了明確的職業規劃,就如同擁有了百米沖刺的目標,能夠讓我心無旁騖、奮力拼搏。
在就業壓力日益嚴峻的當下,職業生涯規劃更是大學生融入社會的關鍵路徑。它幫助我們明晰未來要做什么,讓前行之路不再模糊,為順利踏入社會、開啟職業篇章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