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優秀選手風采展示 ———王秋實
2025-06-18 點擊次數:4534
王秋實,黑龍江職業學院,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高本貫通,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成長賽道職教組銅獎。
職業規劃目標是:電氣工程師。
風采展示
生涯故事
初三課堂上,歐姆定律實驗中亮起的小燈泡,如同一束光,瞬間點亮了我對“電”的無限好奇。電流、電壓、電阻這些抽象概念,隨著燈泡的光芒變得鮮活親切,從此,對電學的癡迷在我心中生根發芽。高考填報志愿時,我毅然選擇黑龍江職業學院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決心用所學為家鄉工業發展貢獻力量。
入學后,我化身知識海綿,全身心投入專業學習。為攻克PLC編程難關,我無數個夜晚泡在實驗室,歷經三十多次失敗,終于讓機械臂完成精準抓取;參與智能工廠改造項目時,我和團隊連續兩周駐守企業,通過優化電氣控制系統,成功將生產線能耗降低18%。這些寶貴經歷,不僅讓我的專業技能得到錘煉,更讓我深刻認識到,電氣工程師不僅要做技術的執行者,更要成為問題的解決者。
寒暑假期間,我主動申請到哈爾濱電氣集團實習。初入現場,面對火力發電機錯綜復雜的線路和龐大設備,我緊張得手心冒汗。師傅一句“電氣系統就像人體經絡,找到關鍵點就能對癥下藥”,讓我豁然開朗。此后,我白天跟著師傅跑現場積累經驗,晚上對照圖紙研究故障案例,三個月里,我寫下200多頁學習筆記,還協助解決了3項因設備老化導致的電流異常問題。這段實習經歷讓我明白,只有扎根一線,才能真正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電氣工程師。
隨著對行業了解的不斷深入,我越發感受到龍江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緊迫性。新能源發電并網穩定性不足、傳統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技術壁壘高等問題,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將研究方向聚焦在風電變流器優化與智能運維領域,主持的《高寒地區風力發電變流器散熱系統改良方案》項目,通過改進散熱結構和智能監測算法,使設備故障率降低30%,該項目還榮獲第十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銀獎。
展望未來,我立志成為一名扎根龍江的電氣工程師。短期目標是畢業兩年內考取注冊電氣工程師資格,進入哈爾濱電氣等龍頭企業參與重大項目;中期計劃主導研發適應龍江極寒環境的新能源電氣設備,推動風電、光電等清潔能源高效并網;長期愿景是搭建產學研平臺,培養本土電氣技術人才,讓更多年輕人看到龍江工業振興的希望。
常有人問我,為何不選擇去南方發展?我的答案,藏在每次檢修時老師傅欣慰的笑容里,藏在看到家鄉老舊設備重獲新生的成就感中。這片黑土地是我夢想的起點,我愿以青春為筆、技術為墨,在振興龍江的征程上,書寫屬于電氣工程師的奮斗篇章。
生涯寄語
作為一名從全國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中受益的參賽者,我想真誠地與你們分享這段寶貴經歷給我帶來的成長與啟示。這場比賽對我而言,不僅是一場競技,更是一次深度探索自我、規劃未來的珍貴旅程,它像明亮的燈塔,為我照亮了成為扎根龍江電氣工程師的奮斗之路。
備賽的過程,就像為未來繪制一幅精準的藍圖。我系統梳理職業目標,深入分析電氣工程師所需的專業技能、實踐經驗和職業素養。從研究行業發展趨勢,到制定分階段的成長計劃;從精心打磨技術方案,到模擬職場中的各種挑戰,每一個環節都讓我對未來的職業道路有了更清晰、更具體的認知。這種主動規劃的思維,讓我在之后的專業學習中更有方向,實踐探索時也充滿動力。
大賽還是一座珍貴的橋梁,為我搭建起與行業專家、優秀同行交流的平臺。和評委老師深入交流時,我了解到龍江電氣行業的前沿動態和人才需求;與其他選手切磋探討中,我接觸到了不同的職業視角和創新思維。這些寶貴的經歷讓我明白,科學的職業規劃需要我們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根據實際情況動態調整,更要深深扎根行業、立足實踐。
現在,我的職業生涯正沿著當初規劃的方向穩步前行。無論是課堂上的知識汲取,還是企業里的實習實踐;無論是項目研發時的頭腦風暴,還是技術攻關中的攻堅克難,每一步都因為曾經清晰的規劃而充滿力量。我堅信,無論你們未來選擇哪條職業道路,參與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都是一次重塑自我認知、錘煉職業能力的絕佳機會。它教會我們用理性的規劃錨定目標,用堅定的行動追逐夢想。
學弟學妹們,勇敢地踏上這場探索之旅吧!在這里,你們不僅能找到熱愛,還能在實踐中收獲成長。愿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成為你們逐夢路上閃亮的里程碑,指引你們走向更廣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