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優秀選手風采展示 ———智瀚生
2025-05-22 點擊次數:1892
智瀚生,哈爾濱工程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2022級本科生,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就業賽道高教組銀獎。
職業規劃目標是:核電站操縱員。
風采展示
生涯故事
我是智瀚生,一名哈爾濱工程大學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的大三學生。
世界上曾經報道的核事故,切爾諾貝利、福島……這些名字仿佛成了危險的代名詞。但高考那年,我在一篇報道中讀到:中國核電自秦山核電站并網發電以來,創造了30余年零重大事故的紀錄。這背后,是無數操縱員用“萬無一失”的嚴謹筑起的安全長城。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核能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安全的漠視。而中國核電人,正用行動證明:安全與責任可以并存。
填報志愿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哈爾濱工程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這里被譽為“核電總師的搖籃”。我想追隨老一輩核工業人的腳步,成為那道守護核安全的“終極屏障”。
大學三年,我吸收專業知識。不是為了分數,而是深知:未來面對的是反應堆的安全,任何知識漏洞都可能成為隱患。但紙上得來終覺淺。大學期間,我背上行囊,輾轉海南、霞浦、田灣、遼寧的核電站見習。操縱員前輩帶我們巡檢設備,每天14公里的步數記錄里,藏著他們對每一顆螺栓、每一條管道的了如指掌。在遼寧核電站的全功能模擬機上,我經歷了人生第一次“事故處理”——冷卻劑泄漏的警報聲響起時,腦海中迅速閃過課本里的處置流程。當系統顯示“危機解除”時,我明白,核電人的心跳就是要和反應堆同頻。
黨的二十大提出“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十四五規劃中,核電裝機容量計劃增長40%。這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核電站點亮萬家燈火,也需要更多“黃金人”駐守偏遠廠區。我常想象自己站在主控室里的樣子:面前是距堆芯僅50米的控制臺,身后是110個系統、十萬臺設備,而我的每個操作,都關乎千鈞重任。未來的某天,值長將授權書遞到我手中時,我接過的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句鐫刻在心的誓言——“中國核電,永不潰堤!”
生涯寄語
人生的旅途無需與他人競速,每一程跋涉都鐫刻著獨特的意義。面對學業壓力,請以平和心態將焦慮轉化為前行動力,知識的積累與沉淀自會為未來鋪就堅實道路。學習是自我完善的階梯,生活是滋養心靈的土壤,既要腳踏實地精進學業,也要用心體味成長中的點滴美好。
每個人都是不可復制的生命個體,有人擅長破曉時分的思維迸發,有人習慣深夜燈下的靜心鉆研,不同的節奏終將譜寫出同樣精彩的人生樂章。不必困頓于暫時的迷茫或挫敗,那些為實驗反復推敲的嚴謹、在圖書館專注求索的堅持,都將沉淀為突破困境的底氣。
望諸君保持獨立思考的清醒,珍視自身特質與潛力,在求真務實的治學中錘煉本領,在真誠溫暖的生活中豐盈靈魂。青春當如竹,既要有向下扎根的耐性,亦不失向上生長的銳氣。時間終將證明:你們認真書寫的每一頁,都是對青春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