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優秀選手風采展示 ———朱泓宇
2025-05-15 點擊次數:1712
朱泓宇,哈爾濱工業大學,未來技術學院2023級本科生,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成長賽道高教組金獎。
職業規劃目標是:航天智能復合材料研究員
風采展示
生涯故事
我的生涯故事,始于一顆仰望星空的心。
我出生于“兩彈一星”的發源地——四川綿陽,家國情懷浸潤童年。孩提時代仰望夜空,我被“東方紅一號”點亮心中的星辰夢想,立志成為像孫家棟老師一樣的“追星人”。2023年,我帶著這份夢想從西南奔赴東北,踏入了中國航天第一校——哈爾濱工業大學。
入學之初,習近平總書記在校園講述“新質生產力”,引發我對材料專業與國家戰略之間關系的深度思考。曾經被戲稱為“天坑”的材料學科,為何被賦予如此重任?答案在一次與冷勁松院士的講座中浮出水面。冷老師講述團隊如何借助智能復合材料,使五星紅旗在火星上緩緩展開,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材料的價值——它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托舉中國深空夢的無形之手。
講座之后,我主動與冷院士交流,了解到高分子復合材料等關鍵技術仍被“卡脖子”,強烈的責任感油然而生。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方向。從那一刻起,我下定決心,投身航天材料研究,攻堅深空探測核心技術。
為了驗證這份選擇,我積極走訪航天科研單位、參與企業座談會,與專家面對面交流,調研崗位需求,最終提煉出四項關鍵能力,并以此為核心構建自己的成長路徑。在此過程中,我入選“尖班”七年直博培養計劃,與國家新質生產力戰略發展同頻共振。
在本科前兩年,我堅持以專業能力建設為核心:在工程力學競賽中,經過近百日集訓,成為國賽團隊唯一大一成員,榮獲兩項國家一等獎;在國際賽中榮膺金獎、國際奧賽中獲國際個人一等獎;項目研究方面,我聚焦深空探測中的智能結構,突破壓電驅動精度低、響應慢等難題,項目歷時200余天,榮獲校級優秀結題;隨后聚焦能源供給問題,我帶領團隊開展納米超材料結構研究,項目成功入選哈工大科技路演唯一材料結構方向項目。
在材料制備實踐方面,我作為冷院士團隊中最年輕的成員,掌握了多項智能復合材料的制備工藝,并擔任企業合作項目的技術負責人,助力航天散熱板項目降本增效。
此外,我多次參加高水平學術會議,就智能材料課題向院士匯報,參與全國交流活動,代表哈工大發聲,并積極投身支教、演講、分享等志愿服務,全面提升科研綜合素養。
我深知,通往航天強國之路并非坦途。面對人工智能等技術變革,我主動跨界修讀AI課程,將其融入材料研究之中,為突破瓶頸開辟新路徑。結合《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我以2030年深空戰略節點為目標,規劃長遠發展,矢志在博士畢業之際,成為支撐國家航天戰略的智能材料骨干力量。
從綿陽啟航,到哈工追夢,從赤誠初心,到實干磨礪。我將以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熱血,賡續“兩彈一星”精神,投身材料強國、航天強國的偉大事業。
生涯寄語
仰望星空,不如腳踏實地地去接近它。大學不僅是積累知識的階段,更是明確方向、探索自我的關鍵時刻。希望你們能從國家發展的宏圖中找準個人定位,把專業所學融入時代所需。主動參與科研、競賽、實踐與調研,在真實的挑戰中磨煉能力、堅定理想。生涯規劃不是一紙藍圖,而是一場場親歷與成長。愿你們以青春為筆,描繪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