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聲樂/作曲/藝術指導等專業2025年度專業技術職務招聘信息

  • 單位性質:未知
  • 單位行業:未知
  • 單位規模:--請選擇--
  • 工作城市:上海市
  • 發布日期:2025-08-11 23:11
  • 瀏覽次數:30

公告詳情

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在原有傳播與藝術學院(建于2001年)、電影學院(建于2003年)和音樂系(建于2004年)的基礎上于2012年整合成立。學院以服務同濟大學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秉承新文科“人文-技術-藝術”宗旨,培養“能說-能寫-能做-能演”綜合性人才。學科發展規劃:以“全媒體-大藝術”為目標,以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為主線,以“跨學科新型傳播”為特色,以新聞與傳播、戲劇與影視、設計專業培養為支撐,貫通專業與學科邊界,打造國內一流的傳媒與藝術高地。

目前學院設有傳播系、?樂與表演系。本科開設傳播學、?播電視編導、動畫、表演、?樂表演5個專業,研究?擁有新聞傳播學、設計學兩個?級學科碩?點以及新聞與傳播、設計、戲劇與影視三個專業碩?點,并在設計學博?點下設新媒體藝術與理論博?招?與研究?向。

傳播系以新聞傳播學為核心,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以全媒體為特色,整合全系專業學科,確立主流、前沿、交叉三條主線,聚焦媒介文化、城鄉傳播、智能傳播、視聽傳播四大研究方向,拓展業界共建、國際合作、社會服務三個平臺,以評估為抓手、以團隊為支撐、以成果為導向、以部校共建為契機、以全媒體研究為載體,力求融合突破、創新發展。音樂與表演系以專業培養為主導,服務全校通識教育與文化建設,形成“專業教育、美育教育、校園文化三位一體”的藝術教育特色,努力服務雙一流大學建設。

學院是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廣播電視臺(SMG)與我校簽約的部校共建暨院媒合作單位,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教育部中歐人文藝術教育聯盟理事單位,獲批教育部“數字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批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第四屆動漫獎“最佳動漫教育機構”,動畫專業被教育部評為“特色專業”。動畫、?播電視編導為國家?流本科專業。動畫專業近幾年在"軟科中國"排名中保持前十。藝術設計學科?選教育部“雙?流”學科,在2024年QS藝術設計學科排名全球第11名,亞洲第1名。

為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構筑人才高地,推進學科建設,學院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

01

招聘學科及研究方向

1、新聞傳播:新聞學方向、傳播學方向等。

2、戲劇影視:影視方向、動畫方向、表演方向等。

3、音樂表演:聲樂、管弦樂、作曲、理論、鋼琴、藝術指導方向等。

4、藝術設計:數字媒體設計方向、數字媒體藝術方向等。

5、跨學科:計算機、數據、軟件、交互、管理、城市方向等。

02

招聘崗位

(一)長聘教職體系

1、 長聘教授

基本條件:

1) 申請人應活躍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取得國際同行認可的突出學術成就,具有很高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2) 在教學和研究生培養方面表現優秀并取得重要成果;

3) 在所在院系的學科建設中起到重要作用,達到世界一流大學(學科)終身教授的水平;

4) 具有博士學位,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0周歲。

具體要求參照同濟大學長聘教授聘任標準。

2、長聘副教授

基本條件:

1)在教學和人才培養方面表現優良并取得豐富的成果;

2)在研究方面已取得具有較高原創性和重要性的研究成果;

3)在領域內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達到世界一流大學(學科)終身副教授水平;

4)具有博士學位,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0周歲,

特別說明:此崗位意向申報人員,請務必與學院人事先溝通再填報系統。

具體要求參照同濟大學長聘副教授聘任標準。

3、預聘副教授

基本條件:

1) 具備良好的教學能力;

2) 在研究方面已取得具有原創性和重要性的研究成果和良好發展潛力;

3) 在領域內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4) 應具有博士學位,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周歲。

具體要求參照同濟大學預聘副教授聘任標準。

4、助理教授

基本條件:

1) 具有良好的學術能力,較強的創新活力和學術發展潛力;

2) 具有博士學位,原則上要有博士后經歷或相應的科研工作經歷;

3) 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具體聘任要求參照同濟大學預聘助理教授聘任標準。

(二)青年百人計劃

1、青年百人計劃A崗

基本條件:

1) 在所從事研究的學科領域中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有突出的學術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學術成果達到國家級高層次青年人才同等水平。

2) 具有博士學位,年齡一般不超過45周歲。

3) 聘期內全職在崗工作且與同濟大學簽訂聘用合同。

2、青年百人計劃B崗

基本條件:

1) 在所從事研究的學科領域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有較強的學術創新能力和沖擊國家級高層次青年人才計劃的水平,具備團隊合作精神。

2) 具有博士學位,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

3) 聘期內全職到崗工作且與同濟大學簽訂聘用合同。

注:以上各項崗位要求的博士學位,指學科組評審前須取得博士學位證書,或出具博士論文答辯已通過證明。

03

應聘流程及申報材料

1、注冊和填報信息

申報人請于2025年8月20日至2025年9月2日期間進入系統zp.tongji.edu.cn(建議google瀏覽器),選擇“2025年校外人員申報長聘體系”填報,逾期系統將自動關閉,請務必注意時間截點!

2、請于2025年9月2日前,將以下材料按照順序整理并命名發至學院人事郵箱am_hr@tongji.edu.cn,學院會在收到郵件后及時聯系申報人,并協助進行后續申報流程。 郵件主題標注:姓名-學科-應聘崗位-手機號。

提交材料包括:

1)填寫《申請聘任長聘教職體系崗位人員任現職以來綜合情況表(長聘教授、長聘副教授、預聘副教授、助理教授)》

98076b5ad63bcd7931d4bc6055e02e0e.jpg

說明:校外人員從低一級別申請長聘教授、長聘副教授和預聘副教授崗位,成果按任現職以來且近五年計算。校外人員為同級別申請長聘教授、長聘副教授和預聘副教授崗位的,任現職長于五年的,按照近五年計算;任現職不足五年的,按照低一級別任職以來且近五年計算。校外人員申報助理教授的,成果按博士以來計算。

2)詳細個人簡歷(自大學開始至申請時止,不間斷的學習、工作簡歷,發表的論文、著作,負責的科研項目證明,獲獎及領銜的課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清單),請注明聯系手機號及微信號便于溝通。

注:請在簡歷中注明應聘崗位、學科方向及本人研究方向,并提供至少一門本人可授課課程名稱。

3)網上申報系統所填寫的論文(僅提供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的)、著作、教材的證明材料。對于SCI、SSCI、A&HCI論文可前往同濟圖書館或校外相關機構開具檢索證明,無法開具檢索證明的需提供論文的DOI號。

4)網上申報系統填寫的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獲獎證明材料。

5)學歷、學位證書、現任職證明、現任專業技術職務聘書、教師資格證書等證書材料。

6)500字左右的個人簡介,著重介紹取得的主要學術成就及受聘后的工作思路及設想。

3、按照同濟大學招聘程序和要求進行聘用。

04

聯系方式

聯系人:

李老師、羅老師

電話:

021-65984351  

021-69584745

郵箱:

am_hr@tongji.edu.cn

校內人員專業技術職務評(轉)聘請查看郵箱。

溫馨提示:

請畢業生同學警惕虛假信息,如遇要求匯款的情況要與用人單位核實是否真實,遇到讓你填寫太多個人隱私信息的網頁要慎重,遇到長時間招聘的信息要確認是否還有效,如遇到問題,及時反饋給各院系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