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長安,渭水河畔,巍然矗立著一座現代化的高等軍事學府——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程大學。武警工程大學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灃東新城,是武警部隊最早開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最早被列為全軍“2110工程”重點建設的院校,是全軍重點建設院校,四個學科被列為軍隊重點學科建設領域(雙重),是武警部隊唯一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唯一全軍現代化教學工程試點,唯一指揮與技術并重、工程與管理結合、教學與科研一體的大學。 【歷史沿革】原名武警技術學院,組建于1983年4月。2017年7月根據中央軍委《武警部隊院校整編命令》,大學編制等級調整為副軍級,并與原武警烏魯木齊指揮學院、武警后勤學院部分專業合并組建成新的武警工程大學。大學主要承擔全武警部隊專業技術生長警官和駐北部地區內衛總隊指揮生長警官培訓,技術類大學生士兵、地方應屆本科畢業生首次任職培訓,研究生教育任務。 【學科專業】大學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先后創建武警通信學、武警裝備學、武警指揮學、武警信息安全等4個特色學科群,軍事通信學、軍事裝備學被列為全軍“2110工程”重點學科,武警反恐怖作戰被列為全軍“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專業領域點,《非殺傷性武器》《反恐怖戰術》《民族宗教理論與政策》被評為全軍優質課程、國家精品課程。現有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 【師資力量】學校擁有一批高水平師資隊伍,其中教授、副教授200余人,400余名博士后、博士和碩士教員,先后有3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20人享受軍隊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崗位津貼,36人被表彰為全國全軍和武警部隊優秀教師,3人榮獲中國科協“求是”獎,4人榮獲軍隊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獎,56人榮獲軍隊院校育才金銀獎,崔翛龍教授被表彰為全軍備戰標兵個人,莊弘煒教授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均受到習主席親切接見,6人被確定為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涌現出“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羅海寧,一等功臣王興田,武警指揮學奠基人董自孝,華文命名學創始人馬鳴春,著名軍旅作家馮驥,新時期模范政治指導員萬四海,“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徐孝達,“全軍學習成才標兵”韓益亮,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張敏情,中國優秀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楊曉元等一大批優秀人才。2018年7月,大學被表彰為武警部隊推進新“三項工程”建設唯一先進單位。 【科研保障】大學學術氛圍濃郁、科研力量雄厚,近10年來,先后出版各種專著、譯著400余部,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9000余篇;完成武警部隊及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00余項,其中100多項通過省部級鑒定,400余項獲軍隊、省級科技進步獎或國家專利。同時,大學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教學生活設施條件不斷改善,校園綠化、美化、亮化、文化、正規化、信息化建設力度持續加大,形成較為完善的教學生活保障體系。建有藏書100多萬冊的數字化圖書館,設有電化教研室、外語語音室、計算機網絡中心、指揮自動化培訓中心和20多個基礎教學實驗室,以及占地500畝的野外綜合演練訓練基地。建有符合國家標準的塑膠運動場、游泳館、射擊場、室內體育館和多功能俱樂部,附屬醫院具有齊全醫療設備和較高醫療水平,為教員的生活、業余活動和身心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中國語言文學、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新聞傳播學等。 數學、統計學、計算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化學、物理學,測繪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電子與通信工程、機械工程、車輛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市政工程、城鄉規劃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等。 哲學、法學、政治學、民族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法學理論、軍事法學、警務等。 中國史、世界史、歷史學、軍事思想及軍事歷史、戰術學、戰略學、軍隊指揮學、軍事管理學、軍隊政治工作學、軍事后勤學等。 教育學、體育學、運動訓練、心理學及應用心理學等。 管理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等。 應用經濟學、會計學、工商管理類等。 藝術學、音樂與舞蹈學等。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等。 擬招考對象的具體崗位和招考條件以全軍公布的招考計劃為準。應聘人員一般應具備以下條件: 報考人員應當符合《軍隊聘用文職人員政治考核工作規定》明確的政治條件。 學歷條件 報考人員應當具有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報考在艱苦邊遠地區等特殊崗位可不作全日制要求。駐艱苦邊遠地區的單位定向招考軍隊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的配偶子女以及現役軍人的配偶,除教學、科研、工程、醫療專業技術崗位外,報考學歷要求可以放寬至大學專科。 報考人員應當具有招考崗位要求的專業技術資格和職業資格。除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外,報考初級專業技術崗位,以及博士研究生報考中級專業技術崗位的,不作資格條件要求。 報考科級副職以下或者初級專業技術崗位的,年齡不超過35周歲;報考科級正職或者中級專業技術崗位的,年齡不超過45周歲。 報考人員應當符合《軍隊聘用文職人員體格檢查通用標準(試行)》規定的標準條件。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將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隊人才網(網址:http//www.81rc.81.cn),適時向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度全軍文職人員招聘信息。武警工程大學微信公眾號(微信號:wjgcdx-1983)將同步更新發布我校招聘信息。應聘人員應按照軍隊規定的招考程序,按時參加網上報名、統一考試、面試體檢等環節,具體安排以軍隊人才網發布信息為準。 文職人員福利待遇保障政策以現役軍官為參照,工資水平與現役軍官基本相當,總體上高于地方同類人員。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01 工資待遇 以現役軍官為參照系,軍隊建立統一的文職人員工資制度。文職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以高校應屆畢業生、沒有工作經歷的專業技術崗位文職人員為例,崗前培訓、試用期考核和復審合格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碩士生、博士生分別確定為專業技術十三級、十二級、十級,工資為9200元、9600元、12000元左右。同時,根據承擔的教學任務和參與的科研項目,按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享受課時費(現行標準是高職60元/課時,中職50元/課時,初職40元/課時)、科研崗位等級津貼(現行標準正高3000元/月,副高2500元/月,中職2000元/月,初職1000元/月)、科研績效津貼(按照科研項目研究經費數額的一定比例核發,科研項目組成員和科研管理人員均可享受)。 02 住房保障 實行社會化、貨幣化保障政策,文職人員可以租住用人單位的宿舍,符合條件的可以租住公寓住房。文職人員的住房公積金、住房補貼和房租補貼參照現役軍官政策確定的標準執行。符合規定條件的人員,軍隊可以增發住房補助。 03 社會保險 用人單位及其文職人員參照國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辦法,參加所在地社會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等)。軍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為文職人員建立補充保險。平時看病享受社保待遇,軍隊給予醫療補助,執行軍事任務期間免費醫療。 04 福利撫恤 健康體檢、交通補助、防暑降溫費、夫妻兩地分居費、子女保育教育、子女入托費等普惠性福利待遇,文職人員與現役軍官同等享受,按照軍隊有關規定執行。平時撫恤執行國家工作人員有關規定,參加軍事任務傷亡的撫恤優待執行現役軍人政策。